作者: 帕特諾伊 Frank Partnoy
譯者:曾沁音
出版社:天下文化
目標讀者:想慢慢來的人
這本書的中文名稱雖然叫《等待的技術 慢想,讓決定更好》
但原文版《Wait ,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elay》
字面的意思是『等待 , 延遲的藝術與科學』
『延遲好嗎?』又或者說『延遲不好嗎?』
這本書不只談延遲的行為,更擴及到延遲的各種面向
整本書的核心概念在書中第223頁所提的
『問題不在於怎麼停止延遲,真正的挑戰反而是怎樣做到好的延遲
拖得好又拖得妙,把某件更重要的事情做好。』
金融操作
雖然自金融危機以來,大多數的投資人的績效不佳
但還是有人賺錢,比如羅斯,惠特沃斯,艾克曼,達利奧
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巴菲特
這些成功的財務專家各有專精,卻有同樣的特質
他們都看得很遠,投資期間短則一年甚至長達數十年
他們有能力迅速行動,但更了解如何避免危險的短期衝動
巴菲特說他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於延遲決策
儘管巴菲特總是工作,卻不常買賣
他不會回應自己看到的所有事物
反而盡可能延遲採取行動,因為他著眼於長期
第一次約會
如果今天你要跟對方初次約會,你會選擇中午還是晚上 ?
重點在於你的目的是什麼
如果你是希望一夜情,那麼安排燭光晚餐是不錯的選擇
但如果你想找到真命天子(女),那麼建議安排『午餐約會』就好
午餐約會時,我們會觀察對方,會對約會對象產生一些想法
第一次約會的唯一目的,就是決定是否還想再見這個人,就這麼簡單
第一次約會時,你腦海裡唯一該想的是『我還想要第二次約會嗎』
保持開放的態度,自在的做自己,同時也細心的觀察對方
別慌
『別慌!!』這個建議之所以寶貴
是因為驚慌時湧上的恐懼,會嚴重影響我們決定最佳行動的能力
我們慌張時,時間感會扭曲得更厲害,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
正因為慌張會影響我們對時間的感受,更加大了專家與生手的差異
專家知道驚慌的壞處,所以他們會訓練自己,拉長自己的生理時間
麥可,喬丹跟賽車手舒馬克就是很明顯的例子
當喬丹空中扭腰閃過3人得分或舒馬克極速轉彎時,他們的世界會放慢
生手可能完全一點辦法都沒有
但是即便如此,當我們遇到緊急狀況時
告訴自己『別慌』,仍然有助於我們面對當下的困局
演講高手知道什麼時候該停頓(等待)
柯林•佛斯在電影《王者之聲》裡飾演口吃的喬治六世
不僅感動觀眾也贏得奧斯卡獎
他的成功並不單純靠他說的那些話,而是話語之間的靜默
最擅長說故事的人會話術以及話語之間的停頓,讓人跟著他們的話走
以上節錄書中幾個案例分各位分享
最後,用金城武的《世界越快,心,則慢》廣告來做結尾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xSHQ0VG5WM
祝各位有個好夢
很湊巧的e大在今天也寫了一篇關於等待的文章
http://ebigmoney.pixnet.net/blog/post/211389454-%E6%8A%95%E8%B3%87%E5%B8%82%E5%A0%B4%E4%B8%AD%EF%BC%8C%E7%AD%89%E5%BE%85%E6%98%AF%E4%B8%80%E7%A8%AE%E8%97%9D%E8%A1%93
讚讚